023-6276-2687
《人民日报》报道学校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典型
《人民日报》11月17日第13版关注报道潼南柠檬产业,采访学校植物保护学院专家教授,深度报道学校与潼南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合作情况,以及帮扶农户培育推广优良苗木,助力乡村振兴成效。
2018年11月,潼南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投产,依托西南大学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,为农户培育安全高产苗木。“潼南柠檬科技小院”,在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借助科技小院平台,长期蹲点驻潼开展工作,迅即结合在研项目持续开展柠檬产业技术服务。
潼南区利用热量充足、雨量充沛、土壤偏酸性和灌溉便利等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柠檬产业,推动育苗、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升级。潼南柠檬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,产业区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。2022年,潼南区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,全产业链总产值逾60亿元,10余万人吃上“柠檬饭”,带动户均增收超2万元。
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牛金志介绍,潼南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种植柠檬,但柠檬树苗长期由农户自己培育或从外地购买,不仅成本较高,而且容易出现病害,导致果实果面粗糙、产量下降等。“推动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种苗这个源头。”牛金志说,“苗木之所以患病,大部分是因为育苗时就感染了病毒。培育优质苗木,脱毒是重点。”
近年来,潼南区与西南大学、重庆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,组建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,设立潼南柠檬产业研究院、柠檬工程技术中心、柠檬科技小院等20多个研发平台,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拓展阅读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S6XTkojW8zgoOObDyUrcw
标签:
相关阅读
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带队赴城口县调研推进帮扶工作
学校出版社与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国立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出版协议
学校召开2023年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会议
学校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(创新)中获5项大奖
推进跨校际多学科国际传播力研究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研讨会成功举办
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博士论坛成功举办
预约课程报名
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
企业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
全面推进河长制、湖长制工作专题培训班
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专题培训班
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培训班
绿色经济发展新理念专题培训班